棚室消毒后進行整地施肥。深松土壤,耙平整細,按大溝距(畦間行距)80-90 cm,小溝距(畦內(nèi)行距)50 cm開溝,做成寬窄行。結(jié)合整地作畦,施入腐熟有機肥作基肥,根據(jù)含氮量確定其施肥量,每畝施入有機肥的純氮含量不低于11 kg,一般用硫酸鉀,每畝施入15 kg左右,有機肥2/3撒施、1/3溝施,化肥溝施。注意與葫蘆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當10cm土溫穩(wěn)定在12 ℃以上,棚室內(nèi)夜間最低氣溫不低于8 ℃時即可定植。保溫條件好的日光溫室在1月中下旬,越冬大棚加設(shè)二層幕和地膜覆蓋可在4月初,單層大棚在4月中下旬定植。定植要選晴天進行。
定植溝可提前3-5 d開出曬土,提高地溫,株距25-28 cm,每畦雙行栽培,畦面上開溝,隨水栽苗,穴施磷酸二銨作口肥,每株4 g左右。栽苗時覆土宜與幼苗土坨持平,表土半干后,中耕松土2-3次,由淺漸深,并在畦面中心開淺溝,向兩側(cè)培土,將畦面整理成馬鞍狀,畦上覆蓋地膜。澆水時沿畦面中心開出的淺溝進行膜下暗灌。
?。ㄋ模┒ㄖ埠蠊芾?/div>
1.緩苗期
定植后重點是防寒保溫,密閉溫室或大棚,促進緩苗。必要時可在棚室外面加蓋草簾子,棚室內(nèi)設(shè)小拱棚進行保溫,或利用火道、臨時架設(shè)火爐、煙道進行人工加溫。白天溫度超過34 ℃通風。
2.緩苗后至根瓜坐住
溫度控制在25 ℃左右,夜間12 ℃-15 ℃,不旱不澆水,也不追肥,以控制地上部生長,促進根系發(fā)育,一直到根瓜坐住時為止。
3.結(jié)瓜期
結(jié)瓜期可采取變溫管理,溫度調(diào)控指標見表2。當夜間溫度高于14 ℃時要晝夜通風,低于14 ℃要關(guān)閉通風口,防止葉面結(jié)露。
4.水肥管理
根瓜坐住前,控制澆水,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fā)育。根瓜坐住后,灌一次大水,澆水時把畦端地膜揭開進行膜下暗灌,每畝追施尿素4-6 kg。盛果期,每10 d左右隨水施肥1次,每畝每次施尿素3-4 kg、硫酸鉀3 kg左右,共追肥3-4次,拉秧前20 d左右停止追肥。有條件的可用稀釋的人糞尿隨水施肥,與化肥交替使用。生育后期,可結(jié)合噴施農(nóng)藥,用0.2 %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施肥,防止植株早衰。
5.植株調(diào)整
緩苗后及時吊繩或插架、綁蔓,摘除10節(jié)以下的側(cè)枝。主蔓長到架頂后適時摘心,促進回頭瓜生長發(fā)育,及時落蔓,摘除下部老葉。
?。ㄎ澹┎∠x害防治
1.防治原則
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xué)合理地使用化學(xué)防治。合理混用、輪換用藥,控制用藥次數(shù),延緩病原菌和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嚴格控制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避免農(nóng)藥殘留。
2.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霜霉病
地膜覆蓋栽培,降低空氣濕度。外溫低時利用頂部薄膜排氣筒排除棚室內(nèi)高濕氣體,縮短葉片結(jié)露時間。陰雪天,棚室內(nèi)濕度大、葉片結(jié)露較重時,可選用煙霧劑或粉塵劑進行防治,用5%霜霉威粉塵劑每畝為1 kg彌霧,或用45 %百菌清煙劑每畝為250-300 g熏煙,兼防疫病和炭疽病。棚室晝夜通風時,可用72 %霜霉威水劑每畝為80-100 mL,或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每畝為100-120 g噴霧防治。不同藥劑要交替使用,連續(xù)防治4-5次。發(fā)病嚴重時,可用高溫悶殺病菌的方法,選晴天中午,密閉棚室,使室內(nèi)氣溫上升到38 ℃-42 ℃,保持1.5-2 h后再緩慢放風降溫。高溫悶殺前1d需灌足水。
(2)細菌性角斑病
發(fā)病初期選用72 %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每畝為180-250 mL,或1%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每畝為180-250 mL噴霧。
(3)黑星病
發(fā)病初期,外溫低,可選用5%百菌清粉塵劑每畝為1.0 kg,或45 %的百菌清煙霧劑每畝為250-300 g,交替用藥。
(4)白粉病
發(fā)病初期,用噴27 %高脂膜乳劑100倍液,或用50%醚菌酯懸浮劑3000-4000倍液,間隔7 d噴1次,連噴3-4次,也可采用百菌清煙劑熏防治。
(5)灰霉病
初期可選用20%腐霉利煙劑每畝為0.5-1.0 kg,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每畝為40-50 g,或50 %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每畝為75-100 g噴霧,或40%嘧霉胺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63-94 g,或20%嘧霉胺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125-188 g,7-10 d噴1次,噴2-3次,交替用藥。
?。?)蚜蟲
優(yōu)先采用在通風口用防蟲網(wǎng)封閉防蟲和掛黃板誘殺等物理防治措施。發(fā)病初期,選用0.3 %苦參堿水劑每畝為20-28 mL,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為20-30 g,或25 %阿克泰水分散粒劑每畝為3-6 g,噴霧防治。
(7)白粉虱
發(fā)病初期,可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每畝為10-15 mL,或2.5 %功夫乳油每畝為10 mL,或3%啶蟲脒乳油1000-2000倍液噴施,7-10 d噴1次,共噴2-3次,交替用藥。
B棚室春茬番茄生產(chǎn)技術(shù)
(一)品種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認)定的品種。耐低溫弱光、坐果率高、抗病性強、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無限生長型品種。種子質(zhì)量符合GB 16715.3茄果類2級以上要求。
?。ǘ┎シN育苗
1.播種育苗
(1)配制營養(yǎng)土
選用近五年未種過茄科植物的肥沃園田土6份、充分腐熟的廄肥或陳草炭土3份,細爐渣1份,過篩后按比例混配。育苗和移植前,每立方米混合土加入充分腐熟的雞糞10 kg、磷酸二銨1.5 kg和硫酸鉀1 kg,混拌均勻,覆蓋薄膜。
?。?)配制藥土
選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每立方米加入50 %多菌靈粉劑50 g和福美雙50 g混拌均勻,用塑料薄膜悶蓋,備用。
?。?)種子處理與催芽
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入50℃-55℃的溫水中,不斷攪拌,保持恒溫15-20 min,撈出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 min,清水沖凈后在室溫下浸種6 h。
催芽:將處理好的種子表面黏液物質(zhì)搓洗干凈,晾干種子表面的水膜,在25℃-28℃的溫度條件下催芽,50 %種子露白后降溫至20 ℃,80 %出芽后停止催芽。
?。?)播種
?、俨シN期:塑料大棚栽培的播種期為1月上旬-2月中旬。
②播種方法:播種前將配制的營養(yǎng)土澆足底水,水滲下后,將藥土均勻撒布床面上,厚約0.5 cm,然后將發(fā)芽種子均勻撒播,種子上再覆蓋藥土,厚度為1-1.5 cm,然后覆蓋地膜,70 %幼苗頂土?xí)r撤除床面覆蓋物。
2.苗期管理
?。?)間苗及分苗
間苗:出苗后及時去掉病苗、弱苗和過密苗。
分苗:幼苗2-3片真葉時,開始移植。以預(yù)先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作為移植苗的生長基質(zhì)。一般采用塑料營養(yǎng)缽作為移植苗的育苗容器,規(guī)格為直徑6-10 cm,高6-8 cm,每缽1株。
?。?)溫度與光照管理
番茄苗期的溫度管理指標見表2。通過清潔溫室透明覆蓋物、后墻設(shè)反光幕等增加苗床的光照強度。盡量早揭晚蓋保溫覆蓋物,延長光照時間,陰雪天氣也要揭苫見光。
表2 苗期溫度管理指標(℃)
?。?)水肥管理
移植前要嚴格控水,不旱不澆水。移植水要澆透,以后根據(jù)水分狀況適當澆水??傮w原則是不旱不澆,控水、控肥,防止幼苗徒長。苗期一般不追肥,生長后期可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ㄈ┒ㄖ?/div>
1.棚室消毒
定植前7-10 d,每畝用硫磺粉2 kg、敵百蟲0.5 kg、鋸木屑0.75 kg混拌,分多處點燃,密閉24 h后通大風排味。
2.整地施肥
與茄科作物實行5年以上輪作。定植前深松土壤,耙平整細,按大溝距(畦間行距)80-90 cm,小溝距(畦內(nèi)行距)45-50 cm開溝,做成寬窄行。結(jié)合整地作畦,施入腐熟有機肥作基肥,根據(jù)有機肥含氮量確定其施肥量,施入有機肥的純氮含量每畝不低于11 kg,有機肥2/3撒施、1/3溝施,一般每畝施入硫酸鉀為15 kg左右,化肥全部溝施。
3.定植時間
當10 cm土溫穩(wěn)定在8 ℃以上,棚室內(nèi)夜間最低氣溫不低于5 ℃時即可定植。越冬大棚加設(shè)二層幕和地膜覆蓋可在3月末至4月初定植,單層大棚在4月中旬定植。
4.定植方法
選晴天上午定植。一般株距30 cm左右,每畦雙行栽培,畦面上開溝,隨水栽苗。穴施磷酸二銨作口肥,每株3-4 g,表土半干后中耕松土2-3次,由淺漸深,并在畦面中心開淺溝,向兩側(cè)培土,將畦面整理成馬鞍狀,畦上覆蓋地膜。
?。ㄋ模┒ㄖ埠蠊芾?/div>
1.溫度管理
定植后,密閉棚室,防寒保溫,促進緩苗,晝溫保持在28 ℃-30 ℃,夜溫不低于15 ℃,地溫不低于12 ℃。緩苗后,晝溫降至22 ℃-25 ℃,夜溫不低于10 ℃。結(jié)果期,實行變溫管理,上午25 ℃-28 ℃,下午25 ℃-20 ℃,上半夜20 ℃-15 ℃,下半夜15 ℃-10 ℃。
2.光照管理
選用透光性好的塑料薄膜,經(jīng)常保持膜面清潔,日光溫室后墻張掛反光幕,增加棚室內(nèi)的光照強度。適當早揭、晚蓋保溫覆蓋物,盡量延長植株的見光時間。
3.肥水管理
緩苗后至第1穗果坐住前:以中耕松土、提高地溫為主,控制澆水,促根控秧。
第1穗果坐住后:結(jié)合灌水,追施尿素每畝為6-8 kg。
第2穗果坐住后:進行第2次追肥,每畝追施尿素為5-6 kg、硫酸鉀4-6 kg。
澆水時把畦端地膜揭開,沿畦面中心的淺溝進行膜下暗灌。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區(qū),還應(yīng)針對缺素的狀況增加追肥的種類和數(shù)量。
4.植株調(diào)整
第1穗果開花,用尼龍繩吊蔓或用細竹竿插架。多采用單桿整枝,每株留3-4穗果。留足果穗后,留兩片葉摘心。要及時清除病果、蟲果、病株,摘除下部枯黃葉片,以減少病蟲基數(shù)和呼吸消耗。
5.保果疏果
保果:第1穗和第2穗果的坐果期,要用熊蜂輔助授粉,放熊蜂每畝為1-2箱,或用手持振蕩器對已經(jīng)開放的花朵進行震動,促進花粉散出,促進授粉受精。
疏果:大果型品種每穗選留3-4個果,中果型品種每穗留4-6個果。
?。ㄎ澹┎∠x害防治
1.防治原則
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優(yōu)先采用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學(xué)合理地使用化學(xué)防治。合理混用、輪換用藥,控制用藥次數(shù),延緩病原菌和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嚴格控制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避免農(nóng)藥殘留。
2.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病毒病
發(fā)病初期選用20 %病毒A可濕性粉劑每畝為70 g,或1.5 %植病靈水劑每畝為100 mL,或5%菌毒清每畝為200-300 mL噴霧防治。
?。?)灰霉病
發(fā)病初期使用50 %腐霉利可濕粉每畝為60 g,或50 %乙霉威每畝為70 mL噴霧防治,或50 %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每畝為40-70 g噴霧防治。花謝后及時摘除花冠,可減輕灰霉病的發(fā)生。
?。?)晚疫病
發(fā)病初期,用 5 %的百菌清粉塵劑或5 %霜霉威粉塵劑每畝為1 kg噴粉防治;或用5 %霜霉清煙劑每畝為1 kg熏煙防治;也可用64 %啞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每畝為150 g,或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每畝為200 g噴霧防治。
?。?)葉霉病
發(fā)病初期,選用40 %氟硅唑每畝為1.5-2 g,或2 %武夷霉素每畝為300-400 g,或47 %春.王銅可濕性粉劑每畝為30-75 g噴霧防治。
?。?)蚜蟲
選用物理防治措施,在通風口用防蟲網(wǎng)封閉防蚜;在棚室內(nèi)懸掛黃板誘殺,或選用0.3 %苦參堿水劑每畝為80-100 mL,或雙素堿每畝為60-100 g噴霧防治。
(6)白粉虱
可在定植前用0.3 %苦參素植物殺蟲劑每畝為60 mL噴灑幼苗預(yù)防。利用麗蚜小蜂進行生物防治,當白粉虱成蟲數(shù)量達每株1-3頭時,按白粉虱成蟲與寄生蜂1:2-4的比例,每隔7-10 d釋放麗蚜小蜂1次,放蜂3次。蟲害嚴重時選用2.5 %溴氰菊脂每畝為60ml噴霧滅殺。
?。?)斑潛蠅
可選用2.5%三氟氯氰菊酯每畝為25-50 mL,或40%阿維菌素乳油每畝為50-70 g,或用20 %啶蟲脒水劑(突刺)每畝10 mL,20%氯蟲.噻蟲嗪(福戈)4g,交替噴霧防治,每隔7-10 d噴1次。
推廣單位:吉林省園藝特產(chǎn)管理站
聯(lián)系地址:長春市自由大路6152號吉林省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wù)中心
郵政編碼:130021
聯(lián) 系 人:馬家艷
聯(lián)系電話:0431-8595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