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播種已全面開始,在此給農民朋友提個醒,談談水稻苗期管理應注意的三個階段。
水稻機械化插秧的成敗在于培育出適合機插的健壯秧苗。
第一階段:出苗前管理。
苗前應注意水分和濕度的管理。最佳溫度在30~32℃。保持床內水分充足,但易出現床內濕度過大或出現返漿現象,應選擇晴天揭膜晾床,降低濕度,發(fā)現露籽應及時補蓋床土,并用噴壺澆水,使碎土沉實。
第二階段: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到揭布前煉苗這個階段,溫差變化大,既要防低溫寒害,又要防止高溫“捂”苗,以免培育出細弱秧苗,不利機插。
溫度管理:秧苗一葉一心時,床內溫度應控制在25~30℃,二葉一心時,床內溫度應控制在20~25℃,到三葉時,床內溫度應控制在20℃左右,并做好通風,可以晝揭夜蓋,進行煉苗。
水肥管理:當苗出齊后,應適量供水,秧苗展葉時,一般應補水一次。當發(fā)現苗床土發(fā)白就要補水,時間應選擇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后。水溫應相近。秧苗長到二葉時,每平方米施用50克硫銨,兌水100倍噴澆,再用清水洗苗。
滅草防病管理:出苗后用60%丁草胺50克兌水12.5克,每公斤噴150平方米。一葉一心和二葉一心時噴敵克松,防治立枯病、青枯病。
第三階段:揭布后的管理。
揭膜后,秧苗已長到三葉一心,也臨近插秧期,應做好水肥管理。揭布后,外界溫度逐漸升高,春風大,苗水分蒸發(fā)大,應視情況及時補水。插秧前3~4天應追一次肥,每平方米硫銨50克配成1%的水溶液,噴施,然后用清水清洗,以免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