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業(yè)耕種方式,發(fā)展節(jié)約環(huán)保型農業(yè),榆樹市積極開展玉米大壟雙行平作保護性耕作技術試驗。
保護耕作技術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盡可能減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稈、殘茬覆蓋地表,用化學藥物來控制雜草和病蟲害,從而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yè)耕作技術。玉米大壟雙行平作技術是保護性耕作技術之一。
經(jīng)過認真的對比和多次進行考察,在長春市農機研究所的指導下,榆樹市將試驗地點確定在先鋒鄉(xiāng)的民權村,該村是全程化示范村,各種農機具及動力配套比較齊全,農民對機械化保護性耕作認識程度高、熱情高,具有較好的試驗基礎。
試驗技術內容是,改壟作種植為平作種植,改傳統(tǒng)67㎝的壟距種植為寬窄行種植,寬行94㎝,窄行40㎝,寬行為休耕帶,窄行為種植生長帶,種植帶和生長帶進行隔年交替;改半精量播種為全株距加密精量播種,每穴一粒種子;株距為8.2寸,公頃保苗株數(shù)5.47萬;改三次中耕為一次深松追肥。只對寬行進行深松,深松深度30㎝,深松同時進行追肥。
改秋后低留根茬,秸稈粉碎還田為機械高留茬,留茬40-50㎝,并保留根茬不動,其余秸稈粉碎還田,至翌年經(jīng)風吹、日曬、雨淋、凍融自然腐爛還田。
試驗播種面積18公頃,播種窄行40㎝,寬行94㎝,株距8.2寸,坰播種粒數(shù)5.47萬。
試驗種植玉米品種36個,分批試驗,以充分了 解品種差異性對寬窄行保護性耕作的影響,秋季測產,綜合評定,效果好的明年做重點推薦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