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10月3號就可以陸續(xù)秋收了,目前10臺(套)農機都已完成檢修,整裝待發(fā)。”連日來,環(huán)嶺街道火炬村大偉家庭農場負責人王偉在田間地頭沒得清閑:檢修農機、調試設備,力保糧食顆粒歸倉。王偉除了代耕70公頃玉米外,還承包100公頃地種玉米。他高興地說:“我們從7月份開始,每隔兩天便檢修、調試收割機且每次做好記錄,確保工作時就能立馬干活。我們準備用兩臺收割機同時工作,一臺機器每天能收10公頃左右,5~6天就能收完。”
談到產量,王偉笑著說:“好的收成不僅要人努力,還要天幫忙。今年雨水好,天氣好,田間管理我們做得充足,預計能收300萬斤的糧食,相比去年能多打10%。”
不僅如此,近日,火炬村采取多項措施指導秋收工作,讓大偉家庭農場的底氣更足。王偉掏出手機介紹:“村里通過入戶、便民群、‘村村響’等方式,加強對氣象信息、農機安全等方面宣傳,指導大家根據天氣情況安全科學收糧、曬糧,增強安全和環(huán)保意識。還邀請專業(yè)技術人員對全村即將投入秋收作業(yè)的農機進行養(yǎng)護檢修、搶修和安裝調試,讓我們更安心。”
豐收的喜悅不僅藏在王偉一個人的心里,代耕70公頃玉米更讓村里選擇托管的種植戶們心里樂開了花。土地托管既解決種植戶缺乏勞動力和現代農業(yè)機械的問題,又實現了農業(yè)規(guī)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讓小種植戶受益,同時節(jié)約生產成本,鼓起種植戶的錢袋子。
三組村民陳家亮興奮地說:“地交給王偉大哥我們放心,跟自己種相比較,每年不僅能增加畝產,我們還能另外打一份工,多掙一份錢,日子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