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月底,山東省8.2萬個村的“兩委”換屆基本結束。全省通過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聯村自治”、調整村級規(guī)模等措施,共減少村干部近11萬人,加上這次換屆之前陸續(xù)減少的2.5萬多人,全省共減少村干部13.6萬人,減幅達到30%以上。據估算,由此每年減少村級支出近4億元。
山東是我國農業(yè)大省和糧食主產區(qū),農村稅費改革,減輕了農民負擔,也大大減輕了鄉(xiāng)村兩級的工作壓力。但隨著改革的推進,如何解決鄉(xiāng)村組織正常運轉的經費困難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據山東省委組織部調查,全省鄉(xiāng)村兩級對農業(yè)稅收的依賴性比較大,2003年,農業(yè)兩稅及其附加收入占鄉(xiāng)鎮(zhèn)財政總收入的近一半,有一半以上的鄉(xiāng)鎮(zhèn)占到60%,個別鄉(xiāng)鎮(zhèn)達到90%。村級開支主要用于村干部報酬、辦公經費、農村五保戶供養(yǎng)、報刊征訂等,其中村干部補貼占大頭。2003年全省村干部補貼支出11億元,占村級政策性收入的60.4%。
面對這個事關黨在農村執(zhí)政基礎的大問題,山東省統籌謀劃,配套聯動,采取了“增”、“擴”、“減”、“補”四條對策,即千方百計增加村級收入,擴大行政村規(guī)模,減少村干部職數和村級支出,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確保村級組織的正常運轉。去冬今春,山東村“兩委”集中換屆選舉。抓住這個機會,山東省采取四條措施,大幅度壓縮村干部職數,減少開支,提高效能,從根子上解決村級組織的運轉問題。
一是大力提倡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實現四個“最大限度”。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本著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減少村級支出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提高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人兼”比例,最大限度地精簡村干部職數,最大限度地減少享受固定補貼和誤工補貼的人數。
為了提高村“兩委”成員交叉任職比率,山東省在選舉中將“兩委”換屆選舉有機結合,原則上先進行村委會換屆選舉,再進行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先進行村委會換屆選舉的村,現任村黨組織成員,要積極競選村委會成員,一般情況下,競選不上新一屆村委會成員的,不再推薦為新一屆村黨組織成員候選人,村黨組織書記競選不上村委會主任的,不再推薦為新一屆村黨組織書記候選人。
同時,把村委會成員中表現突出的黨員,推薦為村黨組織成員候選人,通過黨內選舉擔任村黨組織成員。先進行村黨組織換屆選舉的村,鼓勵和引導村黨組織成員積極參選村委會成員,依法實現交叉任職。同時,提倡和鼓勵村“兩委”成員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規(guī)定兼任團支部、婦代會、民兵連等村級其他組織負責人和村委會下屬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wèi)、公共衛(wèi)生等委員會負責人、村民小組長,在健全村級配套組織,確保“有人管事”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享受補貼的人數。經過努力,全省已完成換屆選舉村的“兩委”成員交叉任職率達到74.8%,“一人兼”比率達到88.6%,分別比上屆提高12.4個百分點和29.8個百分點。全省已完成換屆村的“兩委”成員總數為283496人,比換屆前減少109642人,減幅達27.8%。
二是改革村級組織設置,實行“聯村自治”。稅費改革使村級組織功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村干部不再像過去那樣催要糧款,因而工作量相應減少,特別是在一些小村、經濟弱村,這種現象更加明顯。為此,山東省積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大膽創(chuàng)新,探索改革村級組織設置,取得了明顯成效。高唐縣在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中,精心組織,依法操作,按照“優(yōu)勢互補、互利互惠、村民自愿、方便管理、依法有章”的原則,在不改變原村莊債權、債務、合同和生產資料、資源所有權等各方利益格局,不撤村并莊的情況下,由幾個村聯合組建一套班子,實行“聯村自治”,積極探索“減村、減人、減負”的路子。目前,這個縣已有69個200人以下的村實行了“聯村自治”,減少行政村59個,減少村“兩委”干部177名。各地還按照省里的要求,有的對一些人口較少、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的小村、弱村,在多數黨員、群眾同意的基礎上,與鄰村建立聯合黨支部,有的對一些100口人左右的小村,只選舉產生黨支部書記主持工作。據統計,全省共建立了1248個聯合黨組織,有6079個小村只選村黨支部書記,共減少村干部14946人。
三是因地制宜調整村級規(guī)模,優(yōu)化生產要素配置。
本著“各方自愿,互惠互利,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的原則,根據實際,鼓勵和支持經濟強村依法兼并弱村、小村,擴大村級規(guī)模,減少村干部職數。棗莊市對規(guī)模小、人數少的行政村進行合并,全市行政村由3091個調整為2214個,減少了28.4%。曲阜市實行行政村規(guī)模調整,6個鄉(xiāng)鎮(zhèn)減少行政村100個,減少村干部576人,每年可減少村級支出200多萬元。威海市鼓勵和支持經濟強村對經濟弱村實行兼并聯合,實現生產力要素的優(yōu)化配置,目前已兼并70個村。臨沂市本著“規(guī)模并大、實力并強、班子并優(yōu)、布局合理”的原則,將全市行政村總數由9580個減少到7168個(含新建社區(qū)),4023個村合并形成1591個新行政村。從已完成“兩委”換屆的1369個合并村的情況看,共選出“兩委”成員5969人,較換屆前精簡村干部9393人。
四是嚴格控制村“兩委”職數和享受誤工補貼人數。
省里統一要求,1000人以下的村,“兩委”成員一般不超過3人;1000人至2000人的村,一般不超過4人,2000人以上的村,一般不超過5人。其他享受誤工補貼的人員,不超過每村總人口的2‰。每個村原則上只設支部書記、村主任和村會計三個享受固定補貼的崗位。享受誤工補貼的人員全部實行誤工記工,年底累計工時,由村里結算補貼數額。
本次換屆后,擴大行政村規(guī)模和減少村干部職數已基本到位,農村村級支出大幅度減少,鞏固了稅費改革成果,提高了工作效率,過去一些村“兩委”互相扯皮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基層干部群眾已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此基礎上,山東省將加大力度,進一步做好增加村級收入和加大財政補貼力度的文章,增強村級組織實力,發(fā)揮其功能,使黨對農村的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下去,給農民帶來更多的實惠。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