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機械插秧示范項目取得豐碩成果(2007-11)
洮南市機械插秧示范項目取得豐碩成果(2007-11)
日期: 2007-11-23  來源:洮南市農機推廣站 王進興
2007年,洮南市農機局進一步加大力度,扎實工作,認真抓好吉林省水稻育苗插秧機械化技術示范縣推廣項目工作,并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4月2日,在福順鎮(zhèn)福安村組織召開了水稻機械化播種育苗現場會。邀請市水稻辦農藝專家講授水稻機械化播種育苗的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各插秧機生產供應廠商將實物樣機擺放到現場,技術人員現場授課。5月13日,組織百余名享受農機補貼購買水稻插秧機的農民,舉辦了使用操作技術演示現場會暨培訓班。技術人員為大家細致地講解了水稻插秧機械的工作原理、機械構造、使用操作方法、日常維護及故障檢修排除技術。同時,通過電視、報刊、網絡、傳單等方式進行宣傳,印發(fā)機插秧技術宣傳單1000份,水稻機械化播種育苗技術手冊200份,向農民發(fā)放宣傳光碟100張。為項目區(qū)農戶順利完成水稻插秧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是積極熱情為示范戶服務。為了確保水稻機械育苗插秧工作順利進行,農機局成立了技術服務隊,組織農機、農藝技術人員深入到鄉(xiāng)鎮(zhèn)、村屯進行辦班講課和實際操作指導。安排專人幫助農民選購機動插秧機、育苗播種機、秧盤、催芽器等生產裝備和物資,堅持高標準、高起點。為了保證育苗的均勻、整齊,要求機械插秧的農戶育苗大棚一律采用鋼管架,秧苗一律使用標準盤育,苗盤裝土播種一律實現機械化。在水稻播種育苗和插秧作業(yè)時節(jié),工作人員與各機具生產銷售單位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全程指導示范戶進行水稻插秧作業(yè),幫助農民進行機具調整、維修排除故障,確保了插秧機械正常發(fā)揮效用,項目區(qū)育秧、整地、機插、大田管理等環(huán)節(jié)作業(yè)質量得到提高,為水稻高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截止目前,全市水稻插秧機保有量已達200余臺,機插面積達到6萬畝,機械化插秧水平達到30%,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秋收經實測,示范戶地塊平均畝產在700公斤左右,比手插秧地塊要高出12%以上。機插水稻與手插水稻相比,平均每畝節(jié)約成本45元,增收120元。全市示范點機插水稻共增產420萬公斤,農民共節(jié)本增收7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