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级做A爰大片免费久久|中文字幕51精品乱码在线|久久无码人妻自慰15P|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六萬農機引領北京密云農民生產方式革命

六萬農機引領北京密云農民生產方式革命

日期: 2005-12-26  來源:中國農機化信息網


  要走“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路,關鍵是打破舊的生產方式,把農民從傳統(tǒng)的勞動方式中解放出來。目前,六萬農機活躍在密云千家萬戶,織就了一副副現(xiàn)代農村新圖畫:“從種到收不用牛,現(xiàn)代機械田間走,又省時來又省料,田園‘牧歌’樂悠悠”。
  
走進密云有名的蔬菜村十里堡鎮(zhèn)水泉村菜農劉秀蘭家的大棚,劉秀蘭自豪地給記者演示機械化大棚卷簾技術,只見電閘一合,在大棚頂端已卷成一卷的長8080塊草簾5分鐘內已全部放下,5分鐘后又全部卷起。她自豪地說,因為機械卷簾,村里的婦女都成了技藝高超的“卷簾大將”,要是過去,全靠手工拽上放下,一塊草簾子重35公斤,婦女們站在大棚頂端,膽小的跪在頂上,晚上蓋需40分鐘,早晨卷需40分鐘,雙手都被繩索勒紅了,為了怕菜凍著,他們每天必須提前半小時操作簾子,自從有了卷簾機,她們徹底解放了,不用提前了,這樣菜每天就多照一個小時的日光。村長年已半百的高玉蘭告訴記者,由于村里的青壯年勞力大部分在外上班,種菜就落到婦女和老人身上,但她們有兩怕,一怕耕地,二怕卷簾,因為這都是力氣活。大棚中的地,長期不耕不翻,地不透氣,板結,不愛長菜,所以必須定期翻耕。人用鐵鍬翻特累,一天最多只能翻一畝地。雇傭村中的毛驢耕地,除去吃喝,工錢一天就得30元,因為驢少棚多,大家都用,養(yǎng)驢戶怕驢累死了,所以很多戶再累也得人工翻地。解放農民就得從機械化入手,縣農機中心除了引進大棚卷簾機外,還適時引進具有拉糞、懸耕、播種、開溝、除草等八項功能的園田機,現(xiàn)在婦女們不慌不忙一個小時就能耕完一畝大棚,油錢只需4元。過去每人種一畝大棚緊緊張張,現(xiàn)在輕輕松松。高玉蘭過去手工只能種一畝,現(xiàn)在種兩畝。省工省時省錢,收入卻翻了一番。
  
密云是首都重要飲用水源基地,為了保護環(huán)境,防治揚塵和地膜等白色污染,密云農機中心研制了免耕施肥播種機和地膜撿拾機。免耕施肥播種機使農民告別了世代耕地的歷史,避免了春季的大風揚塵,春天農民種地直接將機械開到沒有耕過的田里,前面的機械犁開溝,后面的漏斗緊跟著撒肥播種掩埋,除草、除蟲打藥機隨后跟上,使蟲草沒有生長的環(huán)境。由于實行精量播種,農民們不用間苗,種下后就只等著秋天收獲了。地膜撿拾機目前正在試制階段,研制成功后,將使密云及周邊地區(qū)徹底告別“白旗飄飄”時代。為了配合產業(yè)調整,他們還研制成功了杏核破殼機、板栗脫篷機、花生起壟鋪膜機等小型機械,使密云農民種地走上了機械化時代,織就了一幅幅新時代的田園牧歌圖。
  
(信息來源:20051220 新華網)

相關內容
    無相關信息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免責聲明